空調水系統設計、空調風系統設計要點匯總(三)發布日期:(2019-4-15) 點擊次數:702 |
|||||||||||||||||||||||||||||||||||||||||||||||||||||||||||||||||||||||||||||||||||||
五.新風(換氣)量計算
引入新風主要是為了改善空調房間內空氣質量,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和濃度,確保在內的人員的舒適度和生理健康,維持工藝要求。確定需要的新風量時,往往按照室內廢氣(尤其是CO2)的產生量以及其他的室內條件。一般來說,應保證每人每小時30m2的新風量。 對于普通場合,可以根據每人占用面積來計算新風量: 計算公式:必要風量(m3/h)=A*面積/人均占有面積 上式中,A表示人均新風量(m3/h)通常進行估算時可使用20m3/h。
換氣次數的推薦值
六.中央空調系統風道風速和風口的選擇
1、風管內的風速 一般空調房間對空調系統的限定的噪音允許值控制在40~50dB(A)之間,即相應NR(或NC)數為35~45dB(A)。根據設計規范,滿足這一范圍內噪音允許值的主管風速為4~7m/s,支管風速為2~3m/s。通風機與消聲裝置之間的風管,其風速可采用8~10m/s。
2、出風口尺寸的計算 為防止風口噪音,送風口的出風風速宜采用2~5m/s。風口的尺寸計算與風管道尺寸的計算基本相同,一般當層高在3~4米的房間大約取風速在2~2.5米每秒。根據經驗一般可將使每個風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積,其風量大約在500立方米左右。
3、回風口的吸風速度 回風口位于房間上部時,吸風速度取4~5m/s,回風口位于房間下部時,若不靠近人員經常停留的地點,取3~4m/s ,若靠近人員經常停留的地點,取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風時,取1~1.5m/s 。
4、風管安裝注意事項及風管計算 在風管設計盡量小的情況下保證主管風速5m/s,支管風速3m/s, 風管計算公式:所選設備風量÷3600÷風速=風管截面積 同時注意保證風管:長邊÷短邊≤4 一般不要>4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風口的選擇:所選房間風量÷3600÷風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積 注意:雙百葉風口截面積為以上公式所得面積÷0.7
5、計算風管尺寸 1)等阻尼法(等壓法)是一種方便的計算法,適用于多種場合。 2)根據下表確定主風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數。 風管類型 阻尼系數(mmH2o) 送風管 0.05-0.2 回風管 0.03-0.12 因回風管位于吸風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壓力,應注意減輕其風管負擔。對于風管系統,常采用送風管0.08-0.15mmH2O/m,回風管0.06- 0.1 mmH2O/m作為基準。
6、在進行風管機的風管道設計時,注意在風管機的進、出風處加靜壓箱,以均衡風壓,減少噪音,并且使靜壓箱內的流速保證在3米每秒以下,其長度可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7、風壓估算 如彎頭、三通、變徑等較少的情況下每米損失4pa左右。 如彎頭、三通、變徑等較多的情況下每米損失6pa左右
8、接風管的風盤的風口設計 1)第一個送風口與風盤的出風口的距離要適當; 2)帶有兩個出風口的風盤送風管要變徑; 3)風盤的送風口與回風口距離要適當。(≤5米)
9、風口的選用. ①新風口,送風口用雙層百葉風口 ②回風口用格柵風口 ③排風口用雙層百葉 ④氟系統由于風量一般比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雙層百葉,不能用散流器。風機盤管帶兩個風口時宜選用帶調節閥的雙層百葉。
七.中央空調冷熱負荷計算
冷熱負荷計算 1、圍護結構傳熱量 QR = K(C TW-TN)•S QR——圍護結構傳熱量(W) K ——圍護結構傳熱量(W/㎡•℃) C ——室外計算溫度修正系數(冬季取1) TW——室外計算溫度(℃) TN——室內計算溫度(℃) S ——圍護結構外表面積(㎡) 朝向修正系數C
2、通風換氣耗熱(冷)量 Qh = L•V•(C TW-TN) L――換氣量(m3/h) V――空氣容積熱容,夏季按0.46W•h/(m3•℃)計算,冬季按0.4W•h/(m3•℃)計算
3、通過門窗的太陽輻射熱 QY = C•λ•S λ――太陽輻射熱(直接輻射+散射輻射) S――門窗面積(㎡) C――遮陽系數
4、照明熱負荷 如果按照以往資料,多數辦公室照明負荷大于20W/㎡,但是采用節能燈照明負荷一般小于5 W/㎡,所以應參考照明設計進行計算。 對于有門窗的房間,如果透過門窗的輻射熱超過50W/㎡(按建筑面積算),房間不需電燈即可滿足室內照明的需要。所以,在設計計算時,太陽透光輻射熱大于50W/㎡時,一般不需要進行照明熱負荷計算,但是對于跨度大的建筑還是要計算照明負荷的。
5、人體散熱量
6、其它散熱量 包括室內設備散熱及其它物料散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 以上六項計算后,把結果相加,所得數值即是建筑物的總冷熱負荷。但是在計算建筑物熱負荷時,照明負荷、太陽輻射熱、人體散熱及其它散熱量不能計算在內。 舒適性空調室內設計參數 要綜合考慮地區、經濟條件和節能要求等因素,根據我國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 19-87)的規定,對于舒適性空調,室內設計參數如下: 夏季:溫度應采用24~28℃;冬季:溫度 應采用18~22℃; 相對濕度應采用40%~65%;相對濕度 應采用40%~60%; 風速不應大于0.3m/s。風速 不應大于0.2 m/s。 標準中給出的數據是概括性的。對于具體的民用建筑而言,由于各空調房間的使用功能各不相同,而其室內空調設計計算參數也會有較大的差異。以下為各種不同用途房間的室內空調設計計算參數可參照以下表格中的數據確定。 |
|||||||||||||||||||||||||||||||||||||||||||||||||||||||||||||||||||||||||||||||||||||
上一篇:空調水系統設計、空調風系統設計要點匯總(四) | 下一篇:空調水系統設計、空調風系統設計要點匯總(二) |